3月21日,顧家家居在各大平臺官宣:正式啟用新品牌形象,以建立更年輕化和國際化的品牌認知。從各個渠道的反饋來看,行業對此次顧家形象升級給出了較高評價。新形象在保留原有品牌資產“顧家紅”和方塊圖形的同時,讓品牌認知上了一個新臺階。以前字體偏裝飾藝術,現在偏扁平化簡約;英文優化后的字體骨骼清晰、簡潔明快。從最初的產品專業度切入聚焦工藝、匠心再到如今更加時尚輕盈的設計,體現的是顧家產品體系延伸到家居空間再到生活方式的轉變。

顧家家居舊形象(上)和新形象對比
公司數十年來專注于家居產業,在生產方面,公司引進國際先進家具生產設備及國際工業制造先進技術;實施產品領先戰略,基于傳統核心優勢品類的皮沙發逐步擴展到功能沙發、布藝沙發、軟床、床墊、全屋定制等品類,通過多品類協同發展不斷強化顧家在消費者市場的影響力。渠道方面,截至2019年上半年,顧家在全球120余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6000家品牌專賣店,獨立店態、產品組合、內外部流程等運營模式初步建立。與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穩固發展自營渠道,大力拓展經銷渠道,不斷延伸銷售網絡覆蓋縱深,形成了顯著的營銷網絡優勢。
近兩年,顧家家居變革動作頻繁,在企業戰略及經營上頻頻為行業打出“示范組合拳”,其背后原因很可能具有一定共通性。作為家居行業的頭部企業,究竟在暗示怎樣的企業戰略和行業變局?
品牌年輕化的戰略變革。2018、2019連續兩年冠名天貓雙十一晚會,通過互聯網平臺放大品牌符號,占領年輕消費群體的心智,同時也提振了整個行業信心,讓更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關注家居領域,回歸家體驗。面對新的年輕消費群體,顧家也在持續做出改變。LOGO作為品牌高度濃縮的“超級符號”,構成了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此次顧家更換LOGO,相比以往強調權威和穩重嚴謹,新的品牌更加簡潔自然,風格與年輕人“同頻共振”,形象遵循國際慣例,體現出公司的品牌年輕化和國際化戰略。
用戶導向的經營變革。國內家居行業目前的現狀是賣場物業以招商為導向,家具工廠以入駐主流大型賣場為導向研發產品、經營經銷商,經銷商以賣場戰略合作的品牌工廠為導向選擇品牌,整個產業鏈條是沒有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思維模式。作為國內家居企業的渠道運營商之一,我們看到顧家試圖跳出這個格局,達到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并經營用戶的目的,因為只有解決消費者痛點和需求,才能獲得更多市場份額。2018年下半年公司開始推行區域零售中心,將各個產品事業部的銷售職能統一劃歸到區域市場零售中心進行綜合運行,加速銷售團隊對終端市場的反應速度。近日,我們看到公司開啟“顧家致凈行動”,免費為杭城家庭提供上門清洗保養服務,其活動背后仍是公司希望借此達到與終端消費者形成深度互動的目的。
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渠道變革。在2020年難以預估的疫情“黑天鵝”之下顧家依然方寸不亂,依然堅定不移地推進渠道變革升級。第一個宣布承擔全國經銷商干線物流費,不僅極大的穩定了軍心,也將家居傳統行業與經銷商合作的出廠價改為經銷商期望的到岸價(到岸價=出廠價+物流費),有助于提升經銷商門店盈利水平,提升顧家經銷商的競爭力,并吸引更多其他經銷商的加盟;接著緊鑼密鼓的組織全國的線上營銷,狠抓銷量、帶動門店復蘇,發布“24不打烊”VR門店,同時開展直播培訓等,持續為門店賦能。在快速調整之后,顧家家居推出 “321購新家”活動,通過電商夠為線下導流,線下門店更可以“帶客上線”,實現線上線下的多點爆破、持續爆發,將流量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不但幫助線下經銷商更好地實現區域化營銷,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將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更加個性化和精準的服務。
精讀顧家年報,我們發現2017年公司年報提出戰略展望是“成為世界級的軟體家居運營商”,而2018年年報的目標已提升為“向世界級綜合家居運營商的目標奮進”。從“軟體”到“綜合”,體現了公司戰略的擴張意圖。曾經是軟體之王的顧家,已然在軟體家居這個賽道上再加一城,本著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的初衷,從銷售單品到提供綜合性、多環節、全方位的家居綜合服務,從向消費者提供軟體家居向提供生活方式的大家居發展。
不僅僅是家居行業,國內大部分傳統企業缺少對用戶的認知和研究,不知道用戶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與用戶連接。正如顧家家居總裁李東來曾在《疫情對未來企業發展的五點關系的深遠影響及策略建議》一文中提到“中國大部分行業已經到了‘用戶短缺’的時代,重塑企業與用戶的關系,精準給自己企業的目標用戶畫像、依靠系統工具與用戶連接、實現產品與服務的線上溝通運營、用戶意見的數字化反饋與企業價值鏈的用戶導向的高效運營等等工作都是我們必須要補的課”,同時他表示“用未來規劃現在,企業與用戶的關系,在這方面一旦有力量時要就要加大投入。通過企業數字化、信息化的進程奠定企業用戶經營的基礎,幫助傳統企業從渠道經營、門店經營逐漸過渡到用戶經營。”
結合顧家的系列變革我們看到做大家居的零售運營商、打造消費者品牌是顧家家居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